成人学习乐器,往往会有半途而废的现象。除了对吉他的热爱程度的差别外,最主要的就是练习时间问题。其实,成人学吉他之所以有心理压力或不能坚持,首先要清楚一下几点问题:
成人学吉他最常见的问题:一是不能坚持,三分钟时热度、半途而废;二是生活琐事太多,而练琴时间总是很难保证;三是只盯着那几首弹唱歌曲,忽略了音乐知识的积累、基本功练习和不同音乐风格的涉猎与欣赏,造成眼高手低、学习上步履艰难。
成人在吉他具体的学习过程中,要克服掉几个难题,成为高手、享受音乐完全不是梦!
一是不能集中精力。在生活中做事情容易分神的成年人,弹琴时也容易精神分散,因为他们分神已经成了习惯。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成人学生:课在上、手在弹,心思却在想别的事情,而且是不知不觉的。上课时要时刻提醒他们集中精神。平时成人学员自己练习的时候,有的往往十分钟、二十分钟就可以练好的内容,要花上一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,这样练琴的效率就比较低。本来就少得可怜的练习时间怎么经得起这么浪费。走神的习惯会妨碍视谱、读谱、背谱以及手指训练、声音训练等,甚至上台的演奏也会因为走神而无法完整,从而错漏百出。
二是持琴姿势、坐姿习惯不好。弹琴时,对持琴、坐姿是有一定要求的。日常生活中再怎么随意、懒散地坐着,也无须受到指责。“翘着二郎腿”“双脚交叉”或“弯腰驼背”等坐姿都是常见的。很多人都习惯这些坐姿,习惯如自然,弹琴时也是这些坐姿,然而诸类坐姿都是弹琴时的大忌。许多书上和课堂上都曾告诉我们正确的弹奏坐姿是怎样的,作为成年人自然也能分辨对错,怎奈平时已养成习惯,自然成为学琴时的问题之一。
三是要加强手指触感的训练。在练琴的同时,训练手指的触感对于成人来说是比较难的,除了每天用于练琴的时间很有限之外,练琴时识谱、读谱唱谱、节拍节奏、手型、放松等要求已经让他们透不过气、顾不过来了,其实也可以把这个训练放在生活中进行,随时可以练习,在其他工作进行时也可以练习。训练方法也是十分简单的,只要平时多用心去触摸东西,或者任何东西到手上都用手指尖、指腹仔细地感受这些东西的质地。并不是要求他们真能做到像盲人一样能摸出字来,不需要说出触摸的具体感受,只要去注意,去感觉就可以,目的是让手指尖敏感起来,直至养成习惯,就是手指什么时候触摸到东西,都会马上有知觉。以后练琴时注意指尖,指尖集中这一环节就很容易做到了。
四是避免肢体僵硬。僵硬的习惯对于成年人来说要比儿童更加根深蒂固。如果留意自己一天当中的身体状况,不难发现,僵硬几乎存在你生活中的任何时候,因此它也会随时出现在你弹琴的时候,主要是身体(包括腰、手臂、肩膀、手腕、手掌)在不知不觉中僵硬,演奏中出现手臂酸疼、手腕刺痛、大拇指扣紧、手指跑不动等等,对学琴造成的障碍就不言而喻了。既然僵硬是一种习惯,那么与之相对立的放松同样也可以养成习惯。培养的方法:留意生活中任何时候自己的身体状况(特别是当手里拿着东西的时候),如发现身体任何部分僵硬,就要有意的让它放松,尤其是肩膀、手臂、手腕,让脑子对身体的僵硬敏感起来并对其作出放松的指令,最后形成条件反射。一有僵硬就自然的会放松,慢慢的把放松养成习惯。
五是要加强记谱。相对于孩子,成年人的记性较差,同样的谱子,孩子弹过几遍后就能背谱演奏了,且能记牢很长时间,而成年人要练习很长的时间,而且即使弹完了,过不久不弹也就全忘了,而且视谱能力也下降的很快,这就是为什么考级时儿童必须背谱,而成人可以视谱弹奏的原因。
以上这些问题,就需要平时不断的练习与积累,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与层次,多听多想多看,主观的接受这些乐曲,理解乐曲,既要保证适当的练习时间,还要在有限的练习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曲目要求。